鲁网

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

科技

鲁网2024年11月16日发布: 明明没做什么事,为什么这么累?聊聊看不见的情绪劳动

作者:Méndez | 责任编辑:Admin

本文点赞(70) | 阅读:(91)

【2024澳门226期开奖结果】

【澳门开码的资料哪一个网站可以看】

【澳门开奖+开奖结果】
【2024澳门天天六开】
【澳门正版内部精选大全】
【2o24年澳门开奖结果】
【澳门今晚开特马+开奖结果104期】
【香港开奖+澳门开奖】
【2024年澳门管家婆免费资料查询】
【澳门6开彩开奖结果】

安慰记心理

安慰记zhào着你!抱团取暖加入成长群,深度探索开启咨询之旅

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被询问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即使在没有明显体力或脑力劳动的情况下,我们仍然感到疲惫不堪?或许,答案不仅仅藏在我们的身体或大脑中,而是悄然存在于我们的情感世界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在情感交流中扮演着各种角色,有时不得不掩藏内心真实的情感。想象一下,你在工作中装作一副笑脸迎接客户,而心里却在崩溃;或者在朋友聚会上努力保持愉快的表情,却内心焦虑万分。

情绪劳动不仅仅局限于职场,它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亲情到友情,无处不在。这种不可避免的“情绪劳动”,就像是一场你和自己内心的“鏖战”,但却往往不为人所见,这背后隐藏的成本却可能对我们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1 社交中的情绪面具:“情绪劳动”并不是职场专属

曾经有一个经典问题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讨论:“每天上班都是坐着,为什么还是这么累?”

对于这个问题,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给出了他的答案:因为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还有一项被忽视的工作叫做:情绪劳动(emotion labor)。这种情绪劳动指,为了工作的需求表现出并不属于自己的、非自发的情绪。比如:空姐要付出“热情的情绪劳动”;护士要付出“关心的情绪劳动”;而殡葬从业人员要付出“悲伤的情绪劳动”,等等。

然而,情绪劳动并不仅仅存在于职场当中。在亲情里,父母需要在当孩子沮丧时,主动放下自己的情绪,去倾听和支持孩子;在友情里,当参加社交聚会或活动时,为了让他人感到愉快和舒适,我们可能需要表现出积极且投入的情绪,尽管这并不一定符合我们自己的内心状态。几乎只要涉及到人际交互的时刻,都会不可避免地要求我们通过共情来产生一些情绪,以此向我们社交的对象提供一些情绪价值,通过这些情绪价值来促进社交的和谐与愉悦,增强我们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而当我们共情疲惫,或是有自己的情绪要处理是,就不得不“伪装出”一些感受。

在这些情景中,我们的真实心情叫做情绪感受(felt emotion);而表现出来的情绪,则叫作情绪表达(displayed emotion)。根据情绪劳动的理论,“情绪表达”和“情绪感受”之间的差别越大,我们需要付出的“情绪劳动”的工作量也越大。

2 微笑背后的代价:“情绪劳动”的隐形成本

“情绪劳动”的概念被提出后不久,心理学家们就开始好奇这种劳动究竟要付出怎样的成本。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位心理学家达彻·肯特纳和丽安·哈克教授,研究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米尔斯女子大学的150名学生在毕业照上的笑容。他们把这些笑容按照肌肉特征分为需要依靠情绪劳动来表演出的“泛美式微笑”和从内心发出的、真诚的“杜胥内微笑”。随后他们开始研究这些女性在接下来半个世纪的人生经历,结果发现:与露出“泛美式微笑”的女性相比,那些展现“杜胥内微笑”的女性更有可能获得并维持满意的婚姻,展现出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虽然这个实验存在将婚姻被当作“生活满意度”的指标、样本量过小等局限,但随后的其他研究也都陆续发现了情感劳动可能会导致幸福感的降低。

当个体不得不强迫自己表现出与内心真实感受不符的情绪时,这种情绪劳动可能导致一种内在的矛盾感。与此同时,情绪劳动也可能会耗费个体的心理能量。持续不断地调节情绪需要通过消耗我们自己的心理资源来集中注意力和意志力,导致我们感到疲惫、压力增加,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3 不被重视的情绪劳动更具毁灭性

相信很多关注女性主义的糖丸儿们可能都有听说过“看不见的家务”这个词汇,它是指在家庭生活中诸如:“给垃圾桶套上垃圾袋“,“做饭后擦灶台”等,不常做家务的人眼里根本看不到但又必须需要有人去做的家务。而这些看不见的家务,几乎都由家庭中的女性来承担了,她们付出了更多劳动,却无法获得与之匹配的认可。根据杰玛·哈特莉(Gemma Hartley)的 描述,同样“看不见”的劳动,也出现在情绪的世界中:女性往往承担着更多“情绪劳动”。

这些情绪劳动有一部分是由于看不见的劳动带来的,比如家庭生活中女性被认为对居家事务负责,所以需要时常保有一种对于家庭事务的“关心”,即使她们自己也许并不愿意。另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文化脚本默认女性更加细心,宜人性更强,能够自然而然地照顾Ta人的情绪,因此让女性们学会了如何在社交场景里为大家的“情绪”和“氛围”负责任。

也正因为这种“默认”,导致这些劳动大多都是不被注意的,也就收不到相应的回报。女性被认为是宜人性更强的,与此同时对女性宜人性的标准也被提高了,同样的情绪劳动却会收获更少的认可。在后文中我们会看到,这种付出与回报的不平等会成为导致情绪疲劳的元凶。

1 情绪劳动不是导致疲惫的元凶,不平衡才是

情绪劳动不是一定有负面影响,真正导致幸福感降低和情绪疲惫的是情绪劳动的付出和收益之间的失衡

情绪劳动可以同时被认为是一个消耗精神资源的努力过程,也是一个通过促进有益关系的发展来恢复资源的过程(Brotherridge & Lee)。情绪劳动对于我们心情的影响,取决于这两个过程的平衡。当我们的情绪劳动选错了时机或形式,十分费力,结果又不会导致和对方关系的改善,就会让我们感到不平衡,从而导致幸福感下降。比如许多服务业者被要求表现得“令人愉快”,以此来说服客户或顾客接受他们不需要的服务,或者被要求即使在面对愤怒的客户投诉时也保持友好和平静的方式互动。

但当我们在好状态下做出正确的情绪劳动,就可以花费很少的努力,但大幅度改善当下的关系,获得高收益。举个具体的例子,比如,当你在一个美好的周末早晨醒来,心情舒畅,精神饱满,你看出你的室友可能正在为上周工作上遇到的挫折而感到沮丧。在这时,我们的情绪稳定,心情愉悦,能够很理性和冷静地处理Ta的情感需求。并且,基于你对于室友的了解,你知道Ta是一个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人,知道Ta们也会为你做同样的事。

在这个时候,即使对方没有向你抱怨,你也可以主动去关心Ta们,温柔地问候、倾听他们的抱怨或是提议一起做些愉快的事情。因为你知道你们之间存在着互相关心、支持和理解的情感纽带,知道你的付出不仅会被理解和认可,而且会得到真实且有效的反馈。当你真心认为自己值得付出情绪劳动关心Ta人,也判断自己此时有余力付出情绪劳动,这时的情绪劳动就是有效率的,这种劳动会导致较低的情绪疲惫,让我们幸福感提升。

2 情绪劳动“收支平衡”小窍门

从上一个点我们可以看出,情绪劳动的重点在于“收益≥付出”,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公式呢?

首先,我们可以尽可能降低情绪劳动的付出成本,杜绝“自我牺牲”,不做“过度劳动”。

在我们与Ta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在把自己的幸福感和状态放在第一的基础上,为Ta人付出。比如,当我们刚刚在工作中遇到了不顺心的事,需要好好休息一下的时候,朋友打来电话想向我们倾诉最近遇到的感情问题。这时,如果勉强自己先照顾朋友的情绪,我们需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情绪劳动才能把自己调整到能够共情朋友的状态;也可能即使努力了也无法很好地接住朋友的情绪;还可能会在朋友倾诉完以后久久走不出刚刚的状态,感觉自己也被朋友沮丧的情绪感染了,进一步增加情绪劳动的”成本“。

比起勉强自己,这时更好的做法是及时向朋友说明:“我现在状态也不太好,可能不能很好地回应你,我们可以稍后再谈吗?”然后选择一个自己状态好的时候,以更低的”付出”来进行情绪劳动。这要求我们有比较强的自我觉察能力,能够及时意识到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刻。

为了减少情绪劳动的后续成本,我们也可以试着练习有效地区分“我自己的情绪”和“别人的情绪对我的影响”。为此,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这样的训练:在写日记,或是向朋友、家人倾诉时多用以下的句式:“今天发生了A(事件),让我感到B(情绪)”。当事件的主角、发起人是他人时,我们就能意识到由此而产生的情绪是一种“二手情绪”。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增大情绪收益的方式来确保平衡。我们可能会觉得,在自己做出努力去成就Ta人的良好感受后,这种付出究竟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取决于对方如何反馈。也许我们互动的对象会无视我们的付出,这时便只能自认倒霉,默默内耗。但实际上,我们可以改变这种心态,比起将依赖于他人给出的反馈,我们可以多向内去寻找我们情绪劳动的“成果”,让收益>付出。也就是多去从自我的视角出发,看我们的善意为他人带来了什么,更加注重这些行为对自己的内在价值。

我们可以多在日记中写下自己付出情绪劳动的时刻,并且询问自己:“我为什么选择这么做?”这时我们得出的答案大多会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么做是有价值的、有道理的,也就会因此感受到自己付出的意义。于此同时,我们也能借此发现自己做了哪些不必要的付出。

3 情绪劳动“夸夸圈”的正向循环

我们可以尝试着在生活中多多关注身边的人是如何为了我们的良好情绪而付出情绪劳动的,并在这些时刻及时给予Ta们一些正向的反馈。这种反馈可能是简单的一句:“跟你聊天真开心。”,也可以是明确地感谢对方的付出:“我知道你最近也很辛苦,但还是听我说了这么多,谢谢你呀。” 当我们身边的收到积极的情绪反馈时,Ta们往往会感受到被认可和受到重视, 也会意识到:“原来这些付出是会被注意到并且值得被人看见的。”

当我们开始真正关注并给予他人情绪劳动的反馈时,朋友、家人们也会渐渐学习和内化这种方式,在我们的社交圈中有效形成一种“看见”情绪劳动的习惯。这样的互动可以让周围的关系变得更加温馨和充满认可,也帮助构建了一种正向循环: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和珍惜他人的付出,也能让我们在下一次自己付出情绪劳动时感受到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而这种正向循环不仅仅局限在他人对我们的反馈上,同时也包括了自己对自己的积极认可与回馈。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在情绪劳动上的付出并给予自己积极的反馈时,就像是在给内心灌注一剂强心剂。不再责怪自己“明明你没做什么怎么还这么累”,而是开始认可自己今天所付出的努力。这种自我肯定的态度能够有效地打破负面循环,让我们更加坚定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更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在这个充满情感交流的现代社会中,情绪劳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超越了言语,默默地传递着情感信息,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牢牢地编织在一起。

当我们的情绪劳动被人看见,疲劳感便也能得到缓解。通过理解和反馈,我们可以不再轻视这份不被看见的劳动,而是意识到:每一次微笑、每一次倾听,都是一次珍贵的连接。

往期高赞回答:

一个人彻底改变自己有多难?需要多大的勇气?

有哪些心理学小技巧可以运用在生活中?

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承认错误?

从不主动联系是感情冷淡吗?

【安慰记心理小店,安慰记zhào着你!抱团取暖加入成长群,深度探索开启咨询之旅 】

同名公号:安慰记心理

树洞体验免费心理树洞

解梦参与科学地解梦

指南得心理咨询使用指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新澳开码记录大全查询】 【今晚上澳门特马必中一肖】 【2024年澳门六盒资料免费大全】 【香港资料图库大全免费】 【澳门一码一肖100%】 【2024香港开奖结果查询】 【2024澳门特马今晚开奖记】 【47849cm查询澳47049】

作者简介:Fujimori,资深科技记者,专注于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报道。

最新评论

米歇尔·奥克莱尔 2024-11-15 16:15

”这时我们得出的答案大多会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么做是有价值的、有道理的,也就会因此感受到自己付出的意义。

IP:37.58.7.*

达尔·达什 2024-11-15 14:18

为此,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这样的训练:在写日记,或是向朋友、家人倾诉时多用以下的句式:“今天发生了A(事件),让我感到B(情绪)”。

IP:92.17.7.*

Matteson 2024-11-15 19:13

他们把这些笑容按照肌肉特征分为需要依靠情绪劳动来表演出的“泛美式微笑”和从内心发出的、真诚的“杜胥内微笑”。

IP:73.14.4.*

相关阅读